乳腺癌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免疫组化指引下自学淋巴瘤 [复制链接]

1#
哪家白癜风医院最权威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在没有免疫组化的时代,要认识淋巴结中各种细胞类型极为困难,自学几乎不可能。免疫组化提供了一种解决淋巴结病变的解剖工具,通过不同免疫标记,我们能够观察到淋巴结的细微结构,特别是形态复杂的病例。这种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解剖淋巴结的方式让自学淋巴瘤成为可能,也是我学习淋巴瘤的主要方法。

病例

男性,35岁

淋巴结结构破坏,低倍镜呈明暗相间,三种色调:蓝色,紫色及粉色

粉色区域为梭形细胞增生

增生的梭形细胞

部分区域梭形细胞内淋巴细胞较多

扩张的边缘窦,皮质区不复存在

病变中可见散在大细胞

淋巴细胞混杂,多形

淋巴细胞混杂,多形

形态总结:淋巴结结构破坏,多形性淋巴细胞增生伴梭形细胞增生,散在个别大细胞。

具有多形性形态的淋巴瘤

1、外周T细胞淋巴瘤

2、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3、ALK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4、富于T/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

5、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6、EBV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

根据非常6+1,第一批免疫组化染色可以选择CD3,CD20,CD21,Ki67,CD30,PD1,EBER。对于梭形细胞的考虑包括滤泡树突细胞及指状树突细胞,可以加上S。

残存的B细胞数量稀少,且为小淋巴细胞,B细胞淋巴瘤排除

CD3数量较多

CD3染色可见两种染色强度,深色的为小淋巴细胞,浅色的细胞稍大

CD21,显示不规则FDC网

PD1阳性细胞较多

PD1阳性细胞聚集成簇,显色为中等大细胞

EBER显示局部散在阳性细胞

CD30强阳,多灶性表达

Ki67没有拍低倍,多灶不均一

因为存在PD1的阳性,也就很自然的加上其他滤泡T辅助细胞标记。

正好这些标记都有阳性信号,加上存在不规则FDC网,几乎没有B细胞,诊断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也就是理所当然。如果仅仅是为了发一份报告,这样也行,诊断没有错,如果是为了学习并掌握这种疾病,剩下的工作就必不可少。

诊断已经确定,我们对于这个淋巴结看懂了吗?下次遇到了还可以如此轻松诊断吗?先不妨问问几个问题:

1、肿瘤细胞形态特征及定位

2、增生的梭形细胞是什么细胞

3、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

4、背景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定位

要想完全认识淋巴结的细微结构,就必须用免疫组化染色对淋巴结进行解剖,既然是解剖,就必须观察同一区域内各种指标的表达。观察标的的选择,可以是特征性的形态结构,比如本病例中的梭形细胞增生区域,也可以是异常的免疫表达,如PD1阳性细胞。

就以PD1阳性细胞为标的,PD1阳性细胞对应三个区域,阴性,阳性细胞散在,阳性细胞密集。

CD21显示FDC网与PD1阳性细胞一致,说明PD1阳性细胞位于FDC网内

CD3,PD1显示的三个区域CD3均阳性,但是阳性强度有不同,PD1阳性区域CD3阳性弱,PD1阴性区域CD3阳性强,说明这是两种不同的细胞。PD1阳性的为肿瘤细胞,而PD1阴性/CD3阳性的为反应性T细胞。在PD1的指引下,我们就可以观察到肿瘤细胞的形态。

与CD3表达相似,PD1阴性细胞CD4表达较CD3少,可能部分为CD8阳性细胞(没有采图),如果做细胞*性标记,这部分细胞可能阳性。

残留的CD20阳性细胞与FDC网关系密切

CD10阳性细胞与PD1阳性细胞一致

CXCL13显示了滤泡树突细胞及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高增殖

肿瘤细胞BCL6阳性

肿瘤细胞BCL2弱阳性,反应性T细胞强阳性

左侧为PD1阴性细胞,右侧为PD1阳性细胞。PD1阴性细胞为成熟小淋巴样细胞,PD1阳性细胞中等大小。

意CD10的染色强度也存在两种,深色的为小淋巴样细胞,浅色的中等大细胞,由此可以怀疑深色细胞可能是正常的滤泡T辅助细胞。

在BCL2弱阳性的中等大细胞背景中,散在BCL2强阳性的小淋巴细胞,怀疑这些细胞就是CD10强阳性的细胞

CD3,显示左右染色强度的对比及细胞大小的对比

我们现在来回答这几个问题:

1、肿瘤细胞形态特征及定位:中等大小细胞,与FDC网相伴随

2、增生的梭形细胞是什么细胞:滤泡树突细胞

3、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CD3、PD1、CXCL13、CD10、BCL6、CD4阳性,BCL2弱阳性,Ki67高增殖,CD20阴性

4、背景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定位:FDC网之间,成熟的T细胞,低增殖

解读完这些问题,也就说明我们已经看懂了这个淋巴结病变。观察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采用异常的形态结构观察免疫表型来理解结构,其次观察异常的免疫表型对应的形态特征。

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脱离免疫组化染色来观察HE切片,寻找肿瘤细胞,用免疫组化染色证实,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T细胞的异型性。

也可以仔细看看滤泡树突细胞增生的图片,滤泡树突细胞肿瘤不常见,形态与这个增生类似。

还可以追究一下EBER阳性的细胞,有没有R-S样细胞

这些EBER阳性细胞可以具有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免疫表型。

体会一下肿瘤性细胞与反应性细胞CD3表达的差别。

品味一下T细胞淋巴瘤中CD20常见的分布模式。

对每一个病例仔细观察,反复对比免疫组化与HE染色,这些工作非常耗时,但是这是淋巴瘤亚专科病理医生的成长之路。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充分利用每一个病例进行学习,前提是有心去学习。

还是需要强调,良好的技术是诊断的支撑。如果你的实验室不能提供有层次的免疫组化染色,你就很难观察到肿瘤细胞与反应性细胞的区别。如果HE切片质量不佳,那就只能靠免疫组化染色来决定了,比如我今天的一个会诊病例,细胞形态收缩一塌糊涂,无法评估细胞大小。另外每次免疫组化染色的同时染一张HE切片,尽可能一次留足所有免疫白片,保证各个指标之间为连续切片。还有捞片方向必须保持一致,方便指标对比。这个已经啰嗦了很多遍,但是会诊中还是会遇到我行我素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