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发病率位于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新发患者中4%-6%一经发现已处于晚期,30%左右患者经过系统治疗,5年-10年后依然出现复发转移。随着治疗手段增多与药物可及性的提高,即使出现复发转移,也不要轻易地放弃,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乳腺癌也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一样,实现长期生存。然而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因各种原因中断治疗,错过治疗良机,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本期特邀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内科、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教授就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相关问题进行讲解。徐兵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10多项省部级科技奖中医院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早诊早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监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理事长St.Gallen早期乳腺癌治疗国际共识专家团成员晚期乳腺癌(ABC)治疗国际共识指南专家团成员
01.
内分泌治疗是晚期乳腺癌重要治疗手段
晚期乳腺癌病灶通常向肺、肝、骨及身体其他部位转移,治疗原则以内科治疗为主,包括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术和放射治疗也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例如当肿瘤细胞扩散导致骨疼痛,需放疗止疼,或者对病灶局部转移的部位手术切除。在内科治疗系统中,内分泌治疗尤为重要。内分泌治疗适用于雌激素受体或者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阳性占了所有乳腺癌的70%左右。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激活了下游的信号通路导致了乳腺癌的发生,内分泌治疗通过抑制这一过程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通常有三种途径控制癌细胞扩散第一是阻断雌激素来源;绝经前乳腺癌患者雌激素来源是卵巢,可以通过切除卵巢,或者用药物抑制卵巢功能。第二是抑制雌激素的合成;绝经后患者卵巢功能已经丧失了,但体内雄激素可转化为雌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芳香化酶,减少雌激素的产生,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及雄激素的合成。第三是阻止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通过药物将雌激素受体阻断甚至下调,如雌激素受体下调剂氟维司群、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等。
02.
理清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的利弊
很多基层医生多采用化疗而非内分泌治疗晚期乳腺癌,这点亟需纠正。国外治疗指南强调对复发转移晚期乳腺癌患者,如果激素受体阳性,无危及生命症状,首选内分泌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多项研究表明,内分泌治疗与化疗疗效相当,且有更好的安全性,患者耐受性良好。
多方努力促进医保进程,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乳腺癌患者内分泌药物治疗依从性不好,近40%的患者并没有完成手术后至少服用5年内分泌药物的治疗方案。这是因为以下因素:第一患者服药一旦出现副作用,就立刻停药;第二患者认为手术已经切除瘤体,为何还要长时间服药;第三很多患者看说明书,担心内分泌治疗可能会引起子宫内膜癌等疾病。
总结起来,还是乳腺癌患者信心不足,对疗效和副作用顾虑太多,导致用药依从性较差。同时,长期服药的经济负担也会成为阻碍患者和医生选择内分泌治疗的因素。图片来源:摄图网内分泌治疗是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最重要的治疗选择,目前主要有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以及单药内分泌治疗等,考虑到药物可及性等因素,目前内分泌单药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如氟维司群、芳香化酶抑制剂以及他莫昔芬等,其中,国内外指南均推荐氟维司群是晚期一线优选的治疗方案,尤其是对早期辅助治疗已经使用过AI类药物的患者,氟维司群是这部分患者在晚期唯一可选的内分泌治疗药物。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不像HER2阳性患者可选择多种靶向药物,且靶向药物已经进入医保可以报销。晚期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需要使用内分泌治疗,而内分泌治疗如氟维司群这类药物还没有进入医保,患者需长期使用,费用相对会增加不少,对于一些收入比较低的人群,负担仍较为沉重。图片来源:摄图网如果进入医保,可以尽量减少病人的负担,临床用起来也方便一些。所以现在临床医生也觉得一些内分泌药物没有纳入医保,是很大的遗憾。相关药物纳入医保可让临床医生在治疗乳腺癌患者时有更多的选择,也能让患者不再因治疗费用望而却步,但这需要多方携手,相关主管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来增强晚期乳腺癌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责任编辑:觅健互助君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陪伴·互助·健康加入觅健乳腺癌病友互助群与30万乳腺癌姐妹携手抗癌①扫描上面